用科技幫偏鄉找出路!「VR虛擬實境」助台東早療孩童復健

▲圖為研究團隊採用VR虛擬實境技術及穿戴式感測技術,研發可在居家或社區據點進行的復健訓練情境示意。(圖片來源:計畫團隊提供) 為了讓偏鄉早療孩童及家庭,能擁有更良好的療程環境、且無須舟車勞頓前往都市,科技部發起「偏鄉早療實驗計畫」,找來各領域專家共同合作,運用科技打造專屬資訊平台、設備,協助早療孩童不用出遠門也能進行復健,減輕孩子與家長負擔。 由於台東的交通相比其他地區來說較不發達,其中,成功鎮、長濱鄉、東河鄉更是連火車都不會經過,被視為是「偏鄉中的偏鄉」,本實驗計畫的提案單位-台灣公益社會實踐協會,服務據點正是位在成功鎮上,對於治療師及早療家庭來說,要前往實地訪視、療育與訓練都得花費不少心力。…

Continue Reading用科技幫偏鄉找出路!「VR虛擬實境」助台東早療孩童復健

用科技縮短偏鄉教育的城鄉差距 – 科技突圍偏鄉早療實驗計畫

物聯網結合科技 打造遠距復健教室 為了讓偏鄉慢飛天使能享有較好的療育,減輕家長負擔,「偏鄉早療實驗計畫」召集來自中央大學、台東大學與清華大學等多位跨領域專家、教授,整合資訊工程及特殊教育專業,與物聯網做結合,建置雲端資訊平台、以「家庭」為中心的早期介入家庭日常生活晤談評估系統。 早期介入家庭日常生活晤談評估系統,主要是透過遠距視訊與早療家庭晤談、檢視環境,讓家庭照護者、專業人員等人,共同檢視早療孩童日常生活作息,並擬定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,讓孩子的復健課程融入日常生活;具備結構化題項、自動化計分模式、語音自動輸入等功能,可縮短訪談時間並促進訪談效率與紀錄。…

Continue Reading用科技縮短偏鄉教育的城鄉差距 – 科技突圍偏鄉早療實驗計畫

2解方翻轉偏鄉早療!用科技打破距離限制 為慢飛天使打造更好療育環境

同一句話說好幾次,孩子總聽不懂甚至不專心聽?多數家長會對此感到沒耐心,但或許,孩子不是不會,只是學習較為緩慢。科技部發起「偏鄉早療實驗計畫」,藉由科技改善偏鄉人力與資源不足,讓孩子把握0-6歲的治療黃金期,展開療育。 根據衛福部2020年3月份最新統計資料,全台接受早期療育服務的發展遲緩兒童(以下簡稱慢飛天使)計有22,185人,其中台東有356人,這些台東的慢飛天使們,有高達395人次的到宅療育需求,遠高於台灣其他各個縣市。 火車到不了偏鄉 往返市區得花3小時…

Continue Reading2解方翻轉偏鄉早療!用科技打破距離限制 為慢飛天使打造更好療育環境